马大华文学会
马大华文学会

主页

学会思想

学会历史

学会组织架构

执委会名单

学会各小组

特别活动

学会会歌

学会会讯

询问/回馈

全国大专辩论会
【全辩缘起】 【全辩的存在价值】 【历届赛会简介】 【第八届全辩】

    自1989年起,第一次举办全国大专辩论比赛后,各大专都掀起了辩论的涟漪。根据调查,有几所大专,譬如工大、理大分校以及新纪元学院都是为了备战全辩而成立辩论团的。当然,各大专在于成立辩论队以及遴选参赛代表的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。比方说,有的通过华裔学生理事会,有的只是张贴告示招兵买马,又或只靠一批雄心万丈的有心人士。了解之下,国内大专的辩论风气并不太盛,只有一群默默耕耘者。当然,这并不代表辩论不受重视,反之,在各大专内都扮演着一定的重要角色。

    为了参加全辩,各大专辩论队都在进行着各类型的培训,不过大致上各大专的培训活动都大同小异。以下是各大专的种种培训活动:

  1. 周期性
    • 分为小组,由各小组负责人操作及进行收集资料。
    • 由学长带领,并常进行检讨。

  2. 交流会或集训
    • 课题分析、模拟赛等。

    当然,就算再完美的策划,培训工作难免会面对一些阻碍及问题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缺乏经验。在本届的赛会中,其中有一些队伍是第一次参赛,有的更是受邀后才开始成立辩论队。大专辩论赛毕竟与中学辩论赛不同。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,更难了解全辩的传统及裁判的评审标准,而对于表达方式的处理及辩论队风格的树立也无从下手。此外,一些大专则面对师资和缺少智囊团的问题。

    谈及大专辩论风气,有如以上所提及的,风气不是很盛。基本上,大专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及思辩水平。但,他们就是对辩论不够热衷。最大的原因如下:

  1. 兴趣:不是所有人都对辩论有兴趣,这关系到进大学前的活动背景。

  2. 观念:对辩论持有错误的观念。很多人都以为辩论是吵架、情绪化的活动,或是那些能言善辩者的专属活动。有些人则认为辩论只是一种少了实践与社会参与的大专生活动而已。然而,还是有一部份会给予极大的协助与支持。不可否认的是大专生们普遍上都肯定辩论,尤其是思辩的重要性,而对辩论的整体看法,则有待大专生进一步的发展。

    以下是摘自各大专对全辩存在价值的意见:

  • 全辩是一个跨越校园的学术竞赛。它提供了一个让各大专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。除了让大专生彼此认识对方,也让广大的民众有机会一睹大专生的辩论风采,这是值得鼓励及推展的。然而,要评定全辩的存在价值,不能单从它的先天意义来谈。全辩在发展的过程中,是否有将它的宗旨具体落实,才是最关键的因素。
  • 全辩的存在有利于在各大专推广辩论风气,其重要价值不容置疑。然而,谈起全辩所能掀起的社会效应,似乎至今还看不出什么具体成果。这可能是在这个大专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吧!说得直接一点,全辩的辩题大都是时今大家热切关注的课题,不论是国家时事或社会理论型的辩题,都是在求证当前人人作关注的迷思。但是,很遗憾的是这类辩题没有配合媒体在民间掀起一股辩论的热潮,以致违背了全辩存在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