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大华文学会
主页
学会思想
学会历史
学会组织架构
执委会名单
学会各小组
特别活动
学会会歌
学会会讯
询问/回馈
|
对马大生的期许:回归单纯的学习态度 / 吴健南
|
当你要失去某些东西的时候,你才会知道什么是最珍贵的。我的感受不亦如此。在马大渡过接近四年光景,如今毕业骊歌却快要响起。回首过去,往日在校园里经历的点滴片断不断在脑海中浮现;仰望未来,则再过几个月就要在外头闯荡拼搏了。想到这里,百般的感触早已涌上心头。
离别在即,如果您问我对马大还有什么期许,那我一定会告诉在籍的学弟、学妹们:-请让这所大学,还有里头的您们变得单纯一些。
为了考察大学的理念,前年当我到北京旅游时,曾经顺道到远近驰名且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走了一趟。骑着租来的单车沿着校园内的路线四处观察,我看到了壮观的学院建筑、幽静绿色的环境,还有聚集在图书馆温习的人潮。然而,这些景物除了文化风格的差异以外,几乎也跟马大没有两样,理想中向往已久的大学学术风气,我似乎还是没有感受到。
突然,眼前未名湖的一幕令我眼前一亮:落叶秋天,水中莲花,很多学子们把单车泊在一旁,就坐在湖边捧起书本念了起来。有单独的,也有数人讨论的。。。。。这么单纯的一幕,却让我感受到了以前所从未体会过的浓厚学术风气。不是吗?可以在绿色的湖水旁享受读书的乐趣,不只为啃书和考试,这岂不是求学问最单纯的真谛?
因为这一幕,回来以后我来到了以前鲜少踏足的马大湖。站在那个很有码头感觉的站台上,俯视水中来回优游的鱼儿,仰望天空沉寂的夕阳,我开始觉得若有所失。湖水美景是有了,但是前来享受读书乐趣的学子们从未有见,就算是前来跑步、喂鱼和谈吉他、唱歌、或相聚的也只是小猫三两只。
其他的学子们都到哪去了?
是的,在学院里,想必有许多学子正在过着充满压迫感而又毫无意义的生活。他们大一进来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目前所选修的科系,志不在此,想转系又不得要领。因此,在这种没有目标,失去方向,也对本身的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下,他们每天就好象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般过日子,闷闷不乐又十分无奈地完成学士课程。
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不愿与人分享知识的自私鬼。考试就快来了,他们可能现在就在图书馆内把一些重要的藏书全都藏起来,让其他同学无从参考,利用卑鄙的手段求取佳绩。
除此,还有不少享乐主义者。现在他们大多数也许都在电视机或电脑前追着电影或连续剧剧情;要不然就是在嘛嘛挡口喝茶;也有不少人在城中城广场闲逛,每晚出去溜荡到通宵达旦。就这样过着日日待明日的蹉跎岁月,到最后甚至毕不了业。
马大湖附近就是学生活动中心,活跃的学子们可能就在那里忙着筹备活动。
然而,如今办活动的也未必单纯。有者已经懂得把竞选学会高职当作追求荣耀和权力的游戏;甚至已有人懂得通过校园政治,利用肮脏的手段牟取私利,巴结政客,搞分裂、搞派系为自己的前途铺路。当然,也少不了更多的无知者,正在盲目地参与活动,但是却不了解自己的须要和目标,以为参与越多就会提升越多,到头来却落得学业成绩一落千丈,两头不到岸的辛苦局面。
当然也不要忘了活在另一个极端世界,为数更多的功利主义者。他们每天都在书桌上为着考试死啃硬啃挑灯夜读,凡事以未来事业前途为终极和唯一依归。对他们来说,校园政治和社会问题最好少理,只要涉及复杂和会对自己造成损失危机的事情则事不管己,却唯独对台底下运作的政治利益感到极度有兴趣。
以上学子们几乎都活在不同的圈子里,但是全部都拥有一项共同点,即看来他们都忽略了马大湖的存在,也不懂得欣赏它的美。他们甚至会认为,傍晚到马大湖看书或走走聊天是一种无聊的举动。我们的学子们已经离开单纯的求学生涯越来越远。。。。。。
写到这里,突然感到一阵疑惑。学弟、学妹们,想问问除了金钱以外,学习对您们来说真得没有任何意义了吗?如果身旁的朋友受到别人的无理欺压,您会不会挺身而出为他打抱不平?如果在报章上看到许多不幸人士悲惨命运的新闻,您至少会不会有所感触呢?
写到这里,我突然怀念起当年志同道合的知己们。朋友啊,你是否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黑夜星空下共同谈论社会课题、关心民间疾苦,以及抒发本身对国家之情感的感性时光吗?你又是否记得,我们曾经拥有过因为对某些社会课题的不公平现象感到不忿气,结果一起做调查问卷、到图书馆作参考,以及到文学院向谢老师或何老师请教,共同探讨有关问题的充实岁月?
这些单纯的日子,单纯地通过所学的学问来关怀民间课题,把学问最单纯的意义,即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发挥出来,对我来说就是学习生涯中最大的提升。
有许多问题其实不必看得太复杂。回到最单纯的原点,自然就可以找到最单纯的意义和满足。 |

|